下载地址
可按照索引号(标题前面的s+数字)在我的资源盘内找到相应的资源
内容介绍
大钊同志,字守常,1888年10月6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父母早亡,依靠祖父过生活。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
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在那里,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了当时所谓
的新学,对社会生活也有了较多的了解,表现了对国家政治的关
心。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
年来的封建帝制,促进了民主精神的高涨;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
此深入了人心。但是这个革命是很不彻底的,它“只把一个皇帝
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第二版,第552页)大钊同志在当时的沸腾的政治生活中,就看
到了新的共和国的“隐忧”,表现了他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刻的关
怀。他在1913年发表的文章中就以极其愤怒和沉痛的心情,揭
露了北洋军阀盗窃国权、侵蚀共和的罪恶行为。他尖锐地指出,
辛亥革命的结果,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和自由:“共和自共和,
幸福何有于吾民也!”
1913年冬,大钊同志得到朋友的资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
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在留学日本期间,大钊同志那种高度的爱
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在他所发表的文章中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挥,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他曾在日本东
1
京发起组织“神州学会”,进行秘密的反袁活动。1915年,日本帝
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国人
民的无比愤怒。大钊同志得悉这个消息后,立刻奋起反对,编印
了“国耻纪念录”,写了“国民之薪胆”一文,同时,还散发了“警告
全国父老书”。在这些文件和论文中,大钊同志列举了当时日本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系列活动,揭露了“二十一条”的侵略
实质,号召国民奋起自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和“百折不
挠之志气”,誓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鼓励国民”勿灰心,
勿短气”,坚持到最后胜利。大钊同志积极从事反对卖国贼袁世
凯恢复帝制的斗争。他严正地驳斥了美帝国主义代言人古德诺
所谓中国国情不适合民主政治的谬论,抨击了那些拥护袁世凯
的“毁新复古”之徒,并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
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而所谓
“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是“国家之叛逆,国民之公
敌”,对于这样的丑类必须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无所姑息,不
稍优容”。所有这些,突出地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和革命民主
主义者的本色。
1916年夏,大钊同志回国后,曾被聘担任北京“晨钟报”(后
改为“晨报”)编辑(时间很短),并且立即参加了由“新青年”发起
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在前斯新文化运动中,大钊同志
积极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真理,反对封建迷信、主观武断和
盲目服从;宣传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反对消极保守的
落后的人生观;并热情地歌颂了新生力量,相信新生力量一定战
胜腐朽势力。在“‘晨钟’之使命”、“青春”等文中,大钊同志以不
可遏止的热情,表现了他那种迫切要求“青年中华”独立解放的
2
强烈愿望,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除陈旧学说之囹
圄”,站在民主自由的最前列,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斗争。他希
望中国青年必须怀抱“乘风破浪”的伟大气魄,打掉民族自卑感,
“前进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去为人类造幸福。他相信中
国的进步是无穷无尽的,“青春中国”的“再生”是必然的。大钊同
志这种对未来的信心,希望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激励中国青年
的进取心,起了非常良好的作用。
1916年秋,保皇党人康有为上书黎元洪、段祺瑞,主张定孔
教为“国教”,列入宪法。大钊同志连续发表文章,反对“尊孔”,认
为孔子是数千年前的“残骸枯骨”,是历代帝王专制和封建家族
制度的“护符”,把孔教列入宪法,完全违背了思想自由和信仰自
由的原则。大钊同志还把反对尊孔的斗争,扩大到对整个封建伦
理道德的批判。他指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由此而
产生的一切现象(无论是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都是发展和
变化着的,道德的演化也必然要遵循这个规律。“古今之社会不
同,古今之道德自异”,因此,凡是旧道德,在当时也许是进步的,
但到了今天就没有可取的地方了。为了便利新道德的确立,对于
一切陈腐的、僵死的旧道德,必须加以“人为之力”,促使其迅速
崩溃,“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大钊同志坚定地相信,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前,必然要经过一
番艰难困苦,但终将冲破障碍,得到发展。他反对一切封建迷信
和偶象崇拜,宣传真理的“权威”,指出无论是社会舆论的压迫,
法律的禁止,始终掩盖不了真理的光辉;真理是一定要胜利的。
因此,为了追求真理,为了革命,就不怕“断头流血”。
1917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大钊
3
同志由于他所具有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信真理、追求进
步的精神,很快就认清了这一革命的实质,并开始了由革命民主
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他在1918年7月发表的“法俄革
命之比较观”一文中,就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区别,指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同年11月,他发表了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两篇著名的论文,竭
力赞扬十月革命,热烈欢呼社会主义的胜利。他明确地指出,十
月革命后,世界历史已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人民
应该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前进。接着,他又发表了“新纪元”和
“战后之世界潮流”等文,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是二十世纪不可抗
拒的潮流。大钊同志这些文章,代表着中国先进分子运用无产阶
级世界观来观察国家命运的良好开端,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十月
革命影响下的新的觉醒。
1919年初,大钊同志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等
文中进一步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面目。他一针见血地揭穿了
日本帝国主义所提倡的“大亚细亚主义”的侵略本质,指出“大亚
细亚主义”不是和平的主义,而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
义,而是并吞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不是亚细亚的民主主义,而
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他号召亚洲被压迫和被奴役的人民,在“民
族自决”和“民族解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的
侵略。他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清楚地看出了帝国主义
必然要死亡的命运。他明确地指出,现在的时代是“解放的时
代”;殖民地附属国对帝国主义宗主国要求解放,弱小民族对强
大民族要求解放,乃是这个时代的不可抗拒的潮流。这种认识是
五四爱国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前提之一。
4
“五四”前夕,大钊同志已经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革命力量,
开始把自己的命运、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地
联系了起来。他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
文明,从根底轮到社会里面,非把智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
不可”。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一文中,他要求青年看清世界
发展的潮流,明确努力的方向,他说,现在世界上最苦痛最悲惨
的人就是那些劳动的人,所以“我们要打起精神来,寻着那苦痛
悲惨的声音走,我们要晓得痛苦的人,是些什么人?痛苦的事,是
些什么事?痛苦的原因,在什么地方?”然后“大家一齐消灭这苦
痛的原因”。
大钊同志是“五四”前后革命文化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指
导者。1918年,他被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得
到了在当时中国最高学府从事革命活动的机会。同年参加“新青
年”杂志编辑部,并与王光祈等人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为了
配合“新青年”的反封建斗争,又与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
(创刊于1918年12月),协助全国学生救国会出版了“国民”月
刊(创刊于1919年1月),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出版了“新潮”月刊
(创刊于1919年1月)。1919年2月,“晨报”改组了第7版(副
刊)以后,由大钊同志负责编辑。在他的影响、帮助和推动下,“晨
报”副刊于1919年5月1日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个“专
号”发表了大钊同志的“‘五一节’杂感”,第一次扼要向中国人民
说明了“五一节”的由来,预测了中国工人运动必将得到蓬勃的
发展。
在“五四”前,大钊同志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和宣传鼓
动,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群众爱国运动的发动,起了积极的
5
推动作用。在五四运动中,大钊同志高举反帝的旗帜,向帝国主
义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他在“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
文中,坚决地揭露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强盗分赃的本质,斥责
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所谓和平纲领“十四条”的骗人的鬼把戏。
他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敌人不仅有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有整个
帝国主义的“强盗世界”,喊出了打倒“强盗世界”的口号。
五四爱国运动,特别是“六三”中国工人阶级政治大罢工,为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打开了广阔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大钊同
志在“每周评论”和“新生活”上发表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杂文,向
反动统治势力进行猛烈的攻击,号召中国人民起来“自己解放自
己”。同时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
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并特别强调了阶级斗争的
重要意义,指出阶级斗争学说是把马克思主义诸原理“从根本上
联系起来的一条金线”。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恶毒的攻
击,宣扬他的一点一滴的改良主义的主张。大钊同志立即在题为
“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公开信里给胡适的谬论以严厉的驳斥。他
明确指出,要使中国社会制度得到根本的改造,必须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思想,进行彻底的革命斗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
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最早的一场论战,是共产主义知
识分子与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的公开决裂。大钊同志在这次
论战中坚守了马克思主义阵地,击溃了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从
而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从1919年底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大钊同志发表了不少宣传
6
马克思主义和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他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历史
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等基本原理,并以
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指出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能在人民本身的性质中去寻”,全体人
民“生产衣食的方法”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经济是社会
阶级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最后原因。他批判了那些对历史发展的
唯心主义的解释,认为心的变动必然受到物质环境所支配,因
此,只有求助于“物的势力”,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变动的原因。他
认为政治、法律、伦理等“精神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在这些
“表面构造”之下,还有“经济的构造”作基础。因此,他指出中国
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都是服务于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专制
的工具。他认为要想谋求中国社会的改造,首先就必须改造社会
经济制度,因为“经济问题的解决”,可以导致政治问题、法律问
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的全部解决。而
为了要改造社会经济制度,就必须进行“阶级斗争”,否则“那经
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他还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
要意义,号召一切真正的革命知识分子,不要空谈理论,而必须
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到工人中去,从事建立工人团体的实
际活动。
1920年3月,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
说研究会”,该会对团结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年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在北京会见了大钊同志,经大钊同
志的介绍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同年5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
立。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也相继成立。大
7
钊同志是北京小组的建立者和领导者。他和邓中夏等同志在京
汉铁路长辛店开办了工人夜校,出版了向工人进行共产主义宣
传的通俗小报——“劳动音”。
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成立后,他为了维护
党的利益,宣传和解释党的政策,以及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宣传介绍苏俄的实况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大钊同志强调指出,十月革命所喊出的
反对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帝国主义的口号,唤醒了全世界的无
产阶级,促使他们在世界革命的阵线上“联合起来”。对于正处在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来说,十月革命所喊
出的口号,听起来“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中国人民
要想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必须坚决倒向苏俄一边,走十
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因此,全国人民必须严厉监视外交当局,
要“即日无条件的承认劳农政府”,不许一味信承帝国主义外交
团的意旨来办理“对俄外交”。为了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
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任务,大钊同
志比较系统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强调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他列举事实,说
明了所谓“华盛顿会议”、“四国银行团”、“门户开放”等等,完全
服务于帝国主义共同宰割和奴役中国的罪恶目的。近百年来帝
国主义对中国“践踏摧凌”的结果,致使中国人民“沦降于弱败的
地位”,过着悲惨的生活。因此,为了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
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人民必须在十月革命的旗帜下,联合
世界各被压迫民族,组成反帝的“民主联合阵线”。
在宣传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大钊同志阐发了反对封建主
8
义,建立真正的“人民政府”的绝对必要性。他明确地认识到:工
人阶级的“平民政治”将取代中产阶级的“平民政治”;并认为只
有无产阶级才配作中国革命的先锋。他指出,要想在中国实行真
正的“平民政治”,就必须打倒一切特权阶级,必须打破虚伪的议
会制度,为此也就必须首先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同一时期,大钊同志批判了历史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形式主
义和复古主义的倾向。他认为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而历史学
就是“研究社会变革的学问”。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
研究历史的任务不是单纯钻进故纸堆里去考证历史资料,而必
须通过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寻找出真确的历史证据,从而得出
“进步的真理”。大钊同志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反对那种“完全拿贵族当中心”或者以个人传记为中心来写历史
的方法。
为了粉碎反苏分子的造谣中伤和无耻诬蔑,使人们了解俄
国革命的历史和革命后俄国的现状,大钊同志发表了“社会主义
下的经济组织”等文章,介绍了苏俄革命的现状,推崇了列宁的
伟大人格。在“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一文中,大钊同志
赞扬了苏联人民的革命成就,转述了苏联人民同情中国革命、盼
望中国革命早日成功的友情。当列宁逝世的哀音传到中国以后,
大钊同志怀着无限沉痛的心情,来追悼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他
指出列宁是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民族的解放者,列宁之死是全
世界被压迫阶级与民族,尤其是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莫大的损失。
大钊同志介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马克思与第一国际
的关系和巴黎公社的历史等。尽管由于资料不足或者了解不够,
有时对某些历史事实不免还有一些误解,但是大钊同志在这些
9
文章中贯串一个坚定的信念,这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然胜
利,国际资本主义必然死亡。
大钊同志还介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社会主义
的生产、劳动、分配诸原则,驳斥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各种诬蔑,指出“只有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
会,大钊同志在这次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这时他是中
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京汉路和正太路工人组织的
建立者。在1923年京汉路工人的大罢工中,大钊同志是积极领
导者之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
定了关于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在1923年至1924年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的过程中,大钊同志是
党的政策的积极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对于贯彻党的革命统一战
线的政策作了巨大的贡献。1925年至1926年间,以湖南为中心
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农民运动。鲁、豫、陕等省的农民纷纷组织
自卫武装,掀起了蓬蓬勃勃的红枪会运动。大钊同志立刻觉察到
了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他列举材料说明中国农村的土地兼并和
农民日益破产的潮流“正在那里滔滔滚滚的向前涌进而未已”,
认为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当务之急。
和那种害怕农民武装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相反,大钊同志指出农
民的自卫武装——红枪会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一个
伟兴的势力”,认为中国农民“已经在那里觉醒起来”,因此,一切
革命者的任务,必须积极地去组织和教育农民,引导农民运动向
着健康的、正确的道路发展。
10
1924年5月,大钊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出席了在莫
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年,大钊同志领导
了支持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反对北
洋军阀的善后会议的斗争,以及北京学生和市民的关税自主运
动。1926年3月18日,大钊同志领导了北京学生市民反对英美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战的示威运动。军阀政府在帝国主义的唆
使下,对示威群众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在这次示威中,大钊同志
头部受伤,但是他毫不畏惧,从容不迫地指挥着群众的行动。
“三一八”惨案后,大钊同志在白色恐怖下,不顾奉系军阀张
作霖的通缉,继续领导北方党的工作。虽然有人考虑到他的安
全,劝告他离开北京,但是他认为党的工作比个人的安全更为重
要,婉言谢绝了这个劝告。1927年4月6日,大钊同志在北京被
捕入狱。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问,但始终立场坚定,
坚贞不屈。同时被捕的还有大钊同志的妻女,但他“在狱二十余
日,绝口不提家事”。
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不顾革命群众和社会舆论的谴
责,悍然绞杀了大钊同志和同时被捕的其他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临刑前,大钊同志从容不迫地步上敌人的绞刑台,作了最后一次
慷慨激昂的演说,指出共产主义的真理必然胜利,高呼“中国共
产党万岁”,表现了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敌人的最大轻蔑。
大钊同志光辉的一生,是革命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追求
进步的一生。他的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相符合
的。他的思想中的某些特点,正是上述历史过程某些特点的具体
而深刻的反映。因此,当我们阅读大钊同志遗著时,就不难发现:
11
当他开始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时候,民主
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各流派的思想往往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错
综交织的,以致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里面还夹杂有一些资
产阶级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看法。甚至当他已经进而转
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时候,我们也不难在他的著作中找到一些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残余。但是大钊同志力求掌握马克思主义
思想武器,并且积极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作斗争,这
就使得他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改
正。一切旧的思想影响并没有阻挡住大钊同志前进的道路。正
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他的某些观点在后人看来,“当然是未必
精当的”;但是,“他的遗文却将永在,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
命史上的丰碑”。这是我们在阅读大钊同志遗著时应该保持的正
确态度。
大钊同志壮烈牺牲离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年了。象三十多年
前那种笼罩着整个中国社会的乌烟瘴气、暗无天日的黑暗和混
乱局面,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青春之中华”已经屹立在世
界上。而大钊同志当年憧憬的“赤旗的世界”,也正在被世界共产
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所证实着。大钊同志那种“黄卷青灯,茹苦
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坚苦朴素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
工作作风,诚实谦和的高尚品格,和他那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
紧紧跟随时代前进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和革命知识分
子学习的光辉榜样。
大钊同志的道路是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知识分子的正确的
道路。
大钊同志永垂不朽!
12
目 录
李大钊生平事略
大哀篇……………………………………………………………1
国情………………………………………………………………4
国民之薪胆………………………………………………………8
警告全国父老书………………………………………………19
厌世心与自觉心………………………………………………28
民彝与政治……………………………………………………36
“晨钟”之使命…………………………………………………58
新生命诞孕之努力……………………………………………64
青春……………………………………………………………65
孔子与宪法……………………………………………………77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79
俄国大革命之影响……………………………………………81
战争与人口问题………………………………………………83
真理之权威……………………………………………………86
此日……………………………………………………………90
“今”……………………………………………………………93
新的!旧的!…………………………………………………97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01
1
pan……ism 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105
庶民的胜利……………………………………………………109
Bolshevism的胜利……………………………………………112
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119
新纪元…………………………………………………………122
面包问题………………………………………………………125
政客……………………………………………………………126
过激乎?过惰乎?……………………………………………127
乡愿与大盗……………………………………………………128
放弃特殊地位…………………………………………………129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130
战后之世界潮流………………………………………………135
劳动教育问题…………………………………………………138
战后之妇人问题………………………………………………140
青年与农村……………………………………………………146
过激派的引线…………………………………………………151
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153
新旧思潮之激战………………………………………………155
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158
强国主义………………………………………………………163
现在与将来……………………………………………………164
混充牌号………………………………………………………166
宰猪场式的政治………………………………………………167
废娼问题………………………………………………………168
“五一节”May Day 杂感…………………………………171
2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73
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212
太上政府………………………………………………………215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216
牢狱的生活……………………………………………………219
最危险的东西…………………………………………………220
我与世界………………………………………………………221
阶级竞争与互助………………………………………………222
真正的解放……………………………………………………226
万恶之原………………………………………………………227
再论问题与主义………………………………………………228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235
北京市民应该要求的新生活…………………………………239
难兄难弟………………………………………………………242
秘密……杀人…………………………………………………243
圣人与皇帝……………………………………………………244
文治国庆………………………………………………………245
应考的遗传性…………………………………………………246
牺牲……………………………………………………………247
谁是“有实力”者?……………………………………………248
出卖官吏——蹂躏人格………………………………………249
掠夺物品的遗迹………………………………………………250
妨害治安………………………………………………………251
那里还有自由…………………………………………………252
被裁的兵士……………………………………………………253
3
“五星联珠”“文运大昌”………………………………………254
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255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256
“中日亲善”……………………………………………………274
主义……………………………………………………………275
什么是新文学…………………………………………………276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278
“用民政治”……………………………………………………283
工读(一)………………………………………………………284
工读(二)………………………………………………………285
大联合…………………………………………………………286
史观……………………………………………………………287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292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295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303
低级劳动者……………………………………………………305
整顿学风………………………………………………………306
“特别体恤”……………………………………………………307
知识阶级的胜利………………………………………………308
精神解放………………………………………………………309
好一对兄弟国家………………………………………………310
“五一”MayDay运动史……………………………………311
亚细亚青年的光明运动………………………………………327
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330
变革的原动力…………………………………………………333
4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334
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341
中国学生界的“MayDay”……………………………………343
列宁……………………………………………………………344
现代的女权运动………………………………………………352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356
胶济铁路略史…………………………………………………364
黄庞流血记序…………………………………………………367
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368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373
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377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380
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486
国际资本主义下的中国………………………………………488
平民主义………………………………………………………392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413
“今”与“古”……………………………………………………418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432
工人国际运动略史……………………………………………442
纪念五月四日…………………………………………………448
桑西门的历史观………………………………………………449
社会主义释疑…………………………………………………461
研究历史的任务………………………………………………464
时………………………………………………………………470
劳动问题的祸源………………………………………………475
5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482
纪念“二七”并追悼列宁………………………………………484
列宁不死………………………………………………………586
这一周…………………………………………………………587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589
新闻的侵略……………………………………………………494
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496
上海的童工问题………………………………………………501
土地与农民……………………………………………………508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522
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530
日本帝国主义最近进攻中国的方策…………………………541
中山主义的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546
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549